2009年11月22日

【十六】人權/拳聖火﹝前言﹞

人權/拳聖火
記錄電影馬拉松‧深度對談燃聖火
◎記者 郭瑾燁(政治二)




9,是一個寓意悠長的數字。

1919:五四運動,臺大老校長傅斯年也參與其中。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
1959:圖博人民反抗中國政府的統治,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
1979:年初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年尾發生美麗島事件。
1989: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香港舉行五二八遊行,當日有一百五十萬人走上街頭。
1999:熱比婭‧卡德爾遭中國政府逮捕。
2009:
03/14,臺灣舉行圖博抗暴五十周年大遊行。
07/01,香港舉行第十三次七一遊行,主題是「施政失誤、貧富懸殊、還政於民、改善民生」。
07/05,中國發生烏魯木齊事件。十月二十五日,臺灣以「基於國家利益考量」為由,拒絕熱比婭‧卡德爾入境。
11/06,「針對陳雲林訪臺的1106圍城(陳)抗議」以及「針對行政濫權與警察暴力的1106靜坐抗議」,滿一周年。
12月下旬,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海協會理事長陳雲林,將在臺中舉行第四次江陳會會談。

回顧這近百年來的歲月,對於主權與人權的呼喚與掙扎,在兩岸三地上演著一齣又一齣扣人心弦卻又發人省思的政治戲碼。是造化弄人、是人謀不臧、是文化衝突、也是歷史共業。在現實世界裡,臺灣,也不得不正視著主權與人權──這兩道無可迴避的課題。究竟,我們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與思維,來迎接、或者捍衛我們作為台灣公民的基本權利?臺大學生會沒有資格提出解答,但臺大學生會卻不會放棄尋找答案。

我們希望,透過紀錄片的播放,讓臺大學生由獵奇走向同情;我們希望,透過映後座談的對話,讓臺大學生感動之後還能夠反省;我們希望,從新疆、圖博、香港、到台灣,即使是不同的世界,我們也能夠分享著同一個夢想──

那是對於人類尊嚴的捍衛與追求!


‧時 間:2009年11月6日 (五) 晚上6 : 30 開始
‧地 點: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活大)
‧與談人:將邀請台大法律系副教授張文貞、政大台史所副教授王丹、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長、紀錄片工作者陳育青等人,與同學們進行對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