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2日

【十五】《愛的十個條件》校園首映會

《愛的十個條件》校園首映會
◎記者 李芃萱(政治二)

  自從《愛的十個條件》一片因列為高雄電影節的參展影片而引起一連串爭議後,各地紛紛開始播映此片;而臺大也在十月十五日(週四)晚上,由大陸社、濁水溪社以及意識報三個社團主辦,於二活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放映該片,並在映後邀請徐斯儉老師、吳豪人老師、范雲老師以及政研所碩二(盧梭的名字是什麼!!!)與觀眾對談。

  《愛的十個條件》主要敘述維吾爾族人權運動者熱比婭(Rebiya Kadeer)的生平和在人權議題及東土耳其斯坦的自治運動中的奮鬥過程。她從一個貧窮、教育程度低、失婚的女子一步步向上爬,成為中國有名之富商;經歷中共政協代表、中國婦女代表等顯赫職務,直至為同胞發聲之言論被當局封殺、最後下獄長達六年,這些大起大落的生命經驗,然而她救助同胞的意志,仍沒有一絲一毫削減。

  影片放映當天,整個會場可說是人滿為患,許多觀眾只能坐在走道上觀賞。而映後座談中,徐斯儉老師、吳豪人老師、范雲老師也以他們在中國的政治經濟、人權以及女性主義的專業和角度,對這部紀錄片提出許多發人深省的想法和觀察。在提問的階段,觀眾也踴躍發表了對這部影片的感想以及相關的各式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