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莞欣
日前台北市教育局發函各級學校,要求研議「防止高中職以下學校社團假藉名義誘導吸收學生從事『同志交誼』活動」,這份具有強烈爭議性的公文引發性別團體反彈。3月2日,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發起在台北市府前的抗議活動,台大學生會也在學術部的提案討論下發表聲明,抗議台北市教育局身為教育單位卻做出這種具有歧視意識的指令。
當天在抗議現場的學術部長黃怡安指出,儘管在現場團體的強烈要求下,教育局局長康宗虎被迫出面道歉,但內容卻是「對造成大眾困擾感到抱歉」,完全沒有回應抗議團體的主要訴求,甚至有模糊焦點之嫌疑,官員的官腔回應,顯示距離性別平等、尊重多元價值的理想仍有一段路要走。
黃怡安提到,這次的事件顯示教育局嚴重缺乏對同志的認識甚至充滿歧視,而我們如何能期待其能有效推行性別平等教育?因此,在校園中推動性別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延續上個學期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學術部性別工作坊發起一連串與性別議題相關的活動:例如藉由「性別空間總體檢」來檢測校園內的公共領域是否真的落實男女平等的概念,並舉辦性別週,提醒大家性別議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她表示這些活動將會以輕鬆而深入淺出的方式包裝,讓大家願意去關注並參與;也就是先有初步的引介,再讓深入的論述帶動討論。
她認為,性別議題需要長期的經營推動,在有爭議的議題上,也應在校園裡充分討論、讓不同觀點對話,共同形塑、推動一個更友善於性別、性取向、性偏好的環境,而不應在媒體效應過後就退燒。學術部和校園內各性別相關社團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期待藉由這樣的聯盟,達成建立大環境中性別友善的氛圍的期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