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佳綺 陳莞欣
2010台大藝術季,有什麼不一樣?
今年台大藝術季的主軸定位在「舉辦一個屬於台大人的藝術季」。藝術季總召王啟泰表示,台大校園內其實有許多才華洋溢並有志於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卻往往缺乏能夠一展長才的舞台;所以今年藝術季對自己的期許是「給予台大這些有才華的人一個起頭的機會、創作的舞台」。
本年度藝術季其實從去年十月中就開始籌備,期間主要團隊曾參訪多處校外博物館、藝廊等地,並與多位藝術工作者會晤,希望能借鏡他人的豐富經驗,建立起校方、工作團隊以及校外藝術家三方關係。在以往,台大藝術季並未有專家監督指導,而是傾向於以社團聯展的型式呈現,這一屆的藝術季團隊希望能加以轉型,讓整個藝術季的內容更加豐富與多元化。
四大主題滿足「藝術成癮者」
本屆藝術季可分為四大主題:表演藝術節、光屋音樂節、源匯藝術展與臺大電影節。而本次藝術季的定位其實滿足了各種對於藝術的需求,從尋求專業藝術到互動式的藝術參與,王啟泰說明這次藝術季將能滿足各種程度的「藝術成癮者」。
其中「源匯藝術展」以「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為各項展覽作品的創作宗旨。為何會選擇這個題材?王啟泰表示每個人對於校訓的實踐及體會都會是不同的,「敦什麼樣的品,勵什麼樣的學,愛的是什麼人,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每個人來說都會是不同的。」
在開放的討論、詮釋、再定義的過程裡,校訓也可以不只是嚴肅而僵硬的教條。他也特別說明,在構思這個理念之初並未有任何預設的想像或對作品的一套特定評選標準。而是藉由討論、合作、協調的方式,讓藝術家之間有自由的交流與激盪創作出一系列精彩的作品。
全新提案-「光屋計畫」
「光屋計畫」亦是本屆台大藝術季中的新提案。「光屋計畫」分為靜態與動態兩部分:靜態部分包括在光屋陳列的各項作品,而光屋本身即是一項大型展品;動態部分則是在光屋周圍進行的表演。這樣的構想其實是來自於「每個人都有所追尋」這樣的意象,光屋是黑暗中發光的一幢屋子,代表著大家心中所追尋的方向,希望可以藉這樣的意象鼓勵大家即便有挫折或是繞了遠路也要勇敢的去嘗試去追尋。
這樣的創意在落實上也是遭遇許多困難的,首要問題也就是經費與技術上的困難,要實現原先概念的光屋遠遠超過預算;在技術上,空有一個概念或理想是不夠的,要如何把它從概念轉化成草圖再轉為實體也是一個挑戰。王啟泰表示本次招募的藝術季團隊中不乏這樣的人才,除此之外,在技術上亦建立了和各系所的合作,例如在光屋的建造計畫中,土木系教授就提供了不少專業協助。
融合?或者拼盤?
本屆台大藝術季也首度和學生會文化部合作舉辦台大電影節,在團隊方面學習兩方的合作與溝通,理念上的激盪與啟發;對外則是希望能融合台大電影節與台大藝術季對於電影藝術表達手法之構想,期能帶給台大同學不同的藝術季與電影節感受。然也因為是首次與學生會合作,期間仍有一些摩擦乃至溝通不良的部份;此外台大藝術季將結合與統籌此時段平行活動之宣傳,例如創意創業學程成果展與花城舞展等,其成果究竟會是一種全新「融合」抑或勉強堆疊拼湊的「大拼盤」,也許亦是未來藝術季團隊與校內各學生社團合作時,能夠仔細思量與規劃的。
而閉幕式的「Let's Explode 綻放」遊行,籌備團隊找上了「夢想社區文教基金會」,這是當初藝術季籌備團隊學習請益的對象之一,夢想社區的理念便是每個人都能有自我表述的機會。王啟泰表示,以往台大藝術季的開幕閉幕多以流行歌手演唱為主,籌備團隊思考此類表演型式和藝術季連結性,於是決定改變做法──希望結合夢想社區文教基金會的理念,讓所有台大人都能有機會表達自己。
今年藝術季強調好玩、有趣,同時兼具深度與可親性。王啟泰表示,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藝術,藝術並不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在本屆藝術季中我們的確看見了許多新的嘗試,企圖引發新的可能,而這樣的嘗試不僅來自更多新奇、多變的發想,更含括與各系所、社團間的合作。這些嘗試是否有足夠的溝通作為後盾,與不同單位間的合作將是這場藝術季會有如何厚度的關鍵,而所有同學將不僅是這個五月的接受者、參與者,也是驗收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