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十五趴水電費五部曲──新自由主義化的大學

◎拉芬印.艾

        1989年九二八遊行[註一]至今,已經快二十年了。大學法改革的理想「大學自治」「校園民主」「三方共治」,依仍是進行式。十七年前,當陳維昭先生成為台大首任遴選校長,教授治校的願景儼然成真;五年前,《大學法》全面修法,確立了學生會的法律地位,第三十三條更明文指出:「學生出席校務會議之代表比例不得少於會議成員總額十分之一。」學生自治的藍圖也成了事實。從要求廢除審稿制度,到學生會長普選,今年,台大學生會也將邁進第二十三屆,學生權利保障與學生自治的制度,看起來是愈來愈穩固。

        然而,真是如此嗎?

        想像一下:當一個高中生好不容易通過了學測、甄試、申請、指考的煉獄,好不容易取得了台大新生的資格,好不容易懷抱著踏入真理殿堂的戒慎恐懼走進了台大的校園,這個時候,他看到了體育館上貼著「八十台大,前進百大」[註二]的標語。他可能覺得有些古怪,這種口號比較應該出現在指考前的魔鬼訓練班,而非標榜社會良知的最高學府。想要走到計中上網去查個究竟,但計中門是關的,外頭布告寫著是因為經費不足的緣故[註三]。惱怒了的他,乾脆回自己遠在徐州路的宿舍,他搭得是208,因為沒趕上班後的校車(本來是要收費呢)[註四]。回到寢室,打開電腦,連上台大首頁,看著「XX大學公布百大排名台大第YY名」「ZZ報世界大學排行,台大首度擠進百大。」[註五]他心裡想起了補習班的紅布條與榜單。台大來得好不容易,庸俗卻來得好容易。

        但這不只是庸俗而已,他如果查得仔細一點,會發現五年前,教育部推行了一個叫做「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東西,這個計劃的邏輯很簡單,「我(教育部)出錢,你(大學)邁向頂尖。」怎樣算是頂尖呢?世界前一百名夠尖了吧?誰來排名?啊不是有很多機構在做排名?隨便找一個來當指標不就得了嗎?因為這個計畫具有一種獨特的豪邁性格,很多人順著就稱它作「五年五百億」。台大從中拿了一百五十億,表現自然不俗。

        一百五十億投入了,台大的排名也提升了,理論上,一切應該都變得更美好了。但,不是教授的人,沒有辦法體會那種被點數與論文追趕的人生[註六];沒有待過院長系主任辦公室,難以理解割地、倒閉[註七]的壓力;同樣地,從頭到尾都未過問學生的意見,一句「使用者付費」就要讓作為「使用者」的學生乖乖把錢掏出來,這難道不是一件荒謬的事情嗎?開車來學校停車要收費、在研究室裡吹冷氣要收費[註八]、校園垃圾袋也要收費[註九]、BOT宿舍也有一堆名目要收費[註十]。然而,收了這麼多錢,都用到了哪裡?

        最近校內似乎也興起一股「花博風」,有些地方「突然」長出了新的盆栽,夜晚不僅會閃起工地似的紅光,據說還會偷偷移動[註十一]。「花博風」是否能吹出「台大好好看」,自有待公評;但「花博風」卻吹起台大學生與台北市市民的好奇──到底錢是怎麼花的?校務會議有教授問起,行政人員說這很複雜;經費稽核委員會問起,卻沒有人能夠講得清楚。各單位制定政策不曾作過效益評估,各單位也沒有編列過自己的預算,沒有評估指標、沒有預算科目,經費稽核委員會要從何稽核?校務會議又要從何監督?無從稽核無從監督,又要向「使用者」(從學生開始卻不僅限於學生)收費,這難道不能算是「暴政」?

        或許有人會說:「心存善念,共體時艱!」但是,學校的政策往往來得莫名奇妙,常常一個「突然」,學生的台大webmail就收到了通知信,要嘛就是告訴妳什麼服務因為經費不足需停辦,要嘛就是提醒妳什麼服務要開始收錢囉!試問,事前都沒人找我商量,事後才要我付款,這要怎麼心存善念?而當我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的時候,我也不感受不到錢有回饋到我身上的時候,又要如何共體時艱?

        顯然台大校園政策的「決策體系」是有很多問題的。雖然「學生參與」受到大學法的保障,但這種保障卻仍是形式主義,未曾真正落實。不要說學生,就連大多數的教授,都不懂台大校園政策的決策程序,甚至還曾發生過一級主管在會議上詢問「這個案子之後會去到哪裡」的情形;在疊床架屋的組織結構下,所謂的「決策程序」,可能只存在於某些資深行政人員的腦海中。此外,制定一個政策,必須經過數個會議的討論,但每一次會議的組成都不相同,出席會議的委員往往不知道案子的來龍去脈,除了少數認真的委員會做功外,大多數的委員如果覺得事不關己,往往就淪為投票機器。又,許多攸關政策的討論都不會在正式會議中進行,這些討論甚至沒有紀錄,更別說資訊公開;一旦討論定案後,行政主管就會動用自己的權限來護航,什麼樣的權限呢?不要忘了,在大多數的委員會上,主持會議的主席都是行政主管。最後,最直接的問題在於,學生席次比例仍遠遠低於教授與行政人員,就以與學生權益密切相關的「學生輔導委員會」來說好了,學生與行政人員比是一比三(15席:32席),在這樣的情形下,不用說數人頭,光是靠發言機會就比不過了。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會議,不僅可以提供專業意見,也很尊重學生意見,校規小組就是一例。但這只能算是特例,畢竟校規小組的成員變動不大,都是對校園規劃有一定熱情的教授,而且校規小組僅是校園規劃發展委員會的諮詢小組,只能提供意見,不具有決定權。

        回頭重新思考,這所校園決策體系究竟出了些甚麼問題?

        以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曾經發生的「法學院冷氣費收費事件」為例,這起事件主要是源自台大「校總區各一級單位自付分攤十五趴水電費」(簡稱十五趴水電費)的政策,該政策最初在行政會議通過時,其實引起各單位的爭議,畢竟這些單位(包括總圖、計中)沒有多少自主財源。然而根據李嗣涔校長的說法,此政策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各單位分擔學校節能減碳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是在迫使各單位想辦法協助校方「開源、節流」。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會議是不准學生出列席的,在討論過程中,當然也不會有學生的參與。一直到「法學院冷氣費收費事件」爆發,學生才意識到自己與這個政策的關係。

        進一步分析「十五趴水電費費」政策,可以發現台大校園政策「決策體系」的問題:

        第一、行政會議上長久以來始終沒有學生代表的參與,但行政會議所作成的決議是與學生有直接或間皆相關的。

        第二、直到法學院冷氣費事件爆發之後,當學生們試圖與院方溝通並找尋其他替代方案時,卻發現學生與院、系缺乏一個制度性的對話管道,而這個問題又不僅存在於法學院中。

        第三、根據九十八年度上學期經費稽核委員會的稽核結果,其實不少行政單位多少都還會剩下一些經費,這些經費的加總,其實就足以補足「十五趴水電費」政策所希望填補的經費空缺,這也反映了,校務財政經費的分配與使用一直以來是相當不透明的。

        第四、這個政策可以說象徵性地揭開了台大財務壓力的事實,九十八學年度最後一次校務會議上,先是「研究助理TA減薪」「經費稽核總結報告」「文創中心開發案」,整個會議上無論是教師代表、學院院長無不圍繞在錢從哪裡來、錢該怎麼花、錢為甚麼這麼花的問題上。

        在這個後五年五百億時代,或稱五年五百億第二期[註十三]的台大,又會有甚麼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呢?

        敬請期待,這只是序章。  :P



[註一]:
1989年9月28日,由大學教授組成的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與臺大學生會、大新 、大陸、大論、環保、女研…等學運社團聯合組成「新大學行動聯盟」,發動「九二八」大遊行,是首次由民間提出修正《大學法》七大訴求:一、保障學術自由。二、公立大學法人化。三、學術主管民主方式產生。四、設校務會議委員會。五、學生參與相關事務。六、軍訓教育正常化。七、系所合一。

[註二]:
2004年,教育部通過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台大即在校方推動一系列軟硬體設備更新,並在台大80週年校慶於學校各處張貼「八十台大、前進百大」標於,更在校門口設立「前進百大倒數鐘」。

[註三]:
九十八學年度二月初,計中管理單位因經費不足等其他因素將取消計中24小時開放服務,此舉引起學生高度不滿,經學生會福利部協調後,校方定暫緩實施。詳請參考PTT/NTUSA/ 文章編碼:#1BS0sfi9

[註四]:
九十八學年度十二月,校方應考量校務基金經費短絀,準備於九十九學年度將校車(交通車)由「免費」搭乘更改為「使用者付費」,但經學生會福利部、社科院、醫學院學生會及諸多校務會議代表聯名反對後,暫緩實施。詳請參考PTT/NTUSA/ 文章編碼:#1BCZ2rlq

[註五]:
2009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首次公佈世界四百大排名,台大名列九十六名。2009-10-10【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註六]:
教育部推動五年五百億,發展頂尖一流大學,監察院調查發現,計畫出現目標定義不清、重研究不重教學、大學資源M型化等現象,提出糾正。2010-04-15 中國時報 【中廣新聞/陳映竹】

[註七]:
九十八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化學系主任曾表示因電費分攤政策,若未來校方未有其他的因應措施,化學系將可能面臨倒閉的命運。詳請查閱本校務會議逐字稿紀錄。
[註八]:
九十八學年度六月十五日,法學院系辦通知法學院學生:「…因經費有限,新館各研究室冷氣電費需由使用者分攤,故請同學先考量使用之需求,再來申請研究桌…。」詳請參考:PTT/NTUSA/ 文章編號:#1Ai4mj8K
[註九]:
九十八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動物系教師代表曾對校園垃圾袋即將收費表達強烈不滿。詳請查閱本校務會議逐字稿紀錄。

[註十]:
水源太子BOT宿舍收費項目繁多,例如:換房手續費500元、感應卡工本費200元、訪客遺失證遺失費200元、退費手續住宿生自行吸收,此外電費每度3.7元遠高於一般民生用電費用。詳請參考:PTT/NTUSA 文章編號:#1C3xrW1u

[註十一]:
九十九學年度七月底,台大椰林大道上擺設數盆花盆以進行雙向分道,引發眾多學生不滿而於網路上號招學生集結拆除。詳請參考:PTT/NTU/ 文章編號: #1CM7t43p
[註十三]:
自2004年開始為期五年的「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即將在20010上半年終止,第二期五年五百億將於2010下半年開始執行,教育部表示:「未避免只追求排名迷思,將拿掉第一期目標的『追求百大』為目標,改採『績效導向』。」4/1/2010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