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

兩岸人權講座──《從天安門到野百合‧兩岸民主與未來》

◎記者 孫文駿

活動簡介

12/3(五)晚間6:30-9:30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由台大時務社主辦──兩岸人權系
列講座──《從天安門到野百合‧兩岸民主與未來》,邀請到兩岸學運領袖(王超華、王丹;吳介民、范雲)及主持人張鐵志同場交流,剖析兩場學運何以會有截然不同的結局,並對兩岸民
主化進行深入探討。
來賓發言
2010年是野百合學運20周年。中研院近史所博士後研究員王超華認為,野百合和六四學運是兩岸歷史的共有精神。臺大不是一個培養高級勞動力的工廠,應有更多社會關懷。
王丹則提出「學生運動的五個必要條件」:一、理想主義的熱情(從組織者到參與者):社會進步有賴學生族群,放棄了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二、訴求必須切合身處時代的脈搏:去體察社會需要什麼、理解兩岸關係的重要性。三、善於和不同的社會力量結合:學運是公民社會的一部分。四、兩性論──要有堅持性和韌性:對學運最大的考驗。要有失敗的思想準備,「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心態和角色。所有的成功都是失敗積累起來的。五、正確的策略:見好就收,把握運動的節奏。

吳介民則談到他對台灣學運的觀察,臺灣學運相較國外手段溫和,80年代由社會轉向政治議題,期待新生代能提出大膽訴求,找到著力點(屬於新生代的議題)在哪,而非完成當年學運未完的遺憾。


范雲則談到,台灣民主已從追求選人的民主(廢除國大,缺乏民主正當性)走向決定事情的民主(審議式)(毋論誰當選,人民要的政策是一樣的)。大家必須學習看見差異的民主,不要只看得見自己的差異(僅凝視自己的議題),卻缺乏對其他議題差異的了解。要學習把對方當成主體,去理解對方的歷史經驗、情感結構。

Q&A
臺下有同學提出疑問,如果認為自己對各種議題的認識及知識背景不足,僅能採取保守態度,該如何改變?面對家人親友的不諒解又該如何應對?

王丹認為,社會實踐本身就是一種知識、一種人生經驗。同時不要期待十全十美的人生,人生一定會有缺憾,端看如何選擇。此外,民主的得到,從來都是轟轟烈烈的;民主的失去,從來都是漸漸失去的。要想改變台灣政治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生態,只有從年輕一代做起,透過代際更替讓時間解決。鼓勵同學們從自身做起,認為對就去做,不要怕被貼標籤。「千萬不要期待大人改變,是你們要去改變大人。」

另外一位同學則問到,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各式議題,但對彼此間的認識卻十分有限,該如何才能將議題串聯,而非彼此分化抵消力量?

范雲認為,這與政府資訊不夠透明有關,在制度層面需要媒體和司法的持續改革。如果有人問如何讓社會力不沾染政黨色彩?這很顯然是一個假議題。因為政黨透過設定議題爭取政黨利益,從事一個不沾染政黨色彩的議題,代表議題十分邊緣。此外,范雲認為社會運動有其獨特的價值與特殊性,年輕人最有能量且記得利益還不清楚,透過參與學運可學習分工和合作,是最好的自我訓練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