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愛滋貳五,愛在台大】歷史回顧靜態展閉幕座談 

◎ 記者 陳琬涵

        從9月28日開始為期12天的【愛滋貳五,愛在台大】歷史回顧靜態展在10月9日晚上七點舉辦了閉幕座談。小小的104教室中坐了約莫10來個人,電視牆上撥放著《我期待》及《愛我的人我愛的人》──這兩部由陳正勳導演拍攝,為了記錄全台灣第一對愛滋病同性伴侶-安古及亞輝兩人如何突破社會限 制而終於獲得了結婚儀式的這一整個過程所拍的片子。中山醫醫社系助理教授鍾道詮先生及社團法人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也在影片播畢後,舉辦了閉幕會談,談論 著愛滋感染者的權益問題,為了替這個活動畫下句點。



        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先生表示:「愛滋的議題已經不單純是疾病的問題,而成為了一種社會問題。」從展覽中的年代大紀事表中可以看到,愛滋議題其實是近12年來才開始陸陸續續有了起色。當1997年 開始有了雞尾酒療法後,愛滋病進入了時代的一個特殊位置,介於可治癒及不可治癒間的模糊地帶,而後,政府也開始制定相關法令保障感染者的權力。這一整個看 起來向是正面躍進的過程中,卻仍還是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政府只注重於將愛滋病患病罪化,而部分負擔的預算受排擠、被動地由公衛單位管理人權等,始得弱勢的利益更為流竄,是因為沒有努力才沒有權益,還是說因為根本不需要呢?



        中山醫醫社系助理教授鍾道詮則認為,愛滋直到現在仍被視為一個「不敢被說出口的疾病」是受到社會觀感很大的影響,而同志社群雖然並非和愛滋議題緊緊相扣,但仍是其中的一個區塊。在影片中的同志婚姻仍以異性戀模式進行,注重誰是男抑或誰是女的重要性,而這是不是也是一個異性戀價值觀下的看法?當同志對自己的身分與愛滋做連結的時候,是否會造成他們對於表態的恐慌呢?

        「結婚是一個被祝福的儀式。」亞輝在片中這麼說著。性別、年齡和階級都是愛的表面,但是當它被加諸其他東西上去時──例如同志身分以及愛滋病患的角色──那種純粹的愛卻沒辦法正當地被展現出來,就連只是尋求一個祝福的儀式也變得困難重重。對於愛滋病患的權益,不只是在醫療團隊上的建立要有所加強,社會看法及觀念改變的落實也是一個重要的步驟。儘管歷史回顧靜態展結束了,但是關於愛滋權益的爭取及改善,仍是一條很長遠的路。25週年的閉幕,或許也是另一個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