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生活在他方──白色恐怖紀錄片巡迴播映活動

◎記者 孫文駿

活動簡介

        由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主辦、臺清交成政和中興大學協辦,從10/7(四)至11/3(三)於各校巡迴播映白色恐怖記錄片,企圖引發社會大眾對相關議題的興趣與討論。(10/7(四)起至11/3(三)將於各校巡迴播映白色恐怖記錄片,期盼能引發社會大眾對相關議題的興趣與討論。  

        巡迴首站臺大,(於)10/7(三)、10/14(四)晚間七點,在霖澤館多媒體教室播放《血染的青春-五零年代白色恐怖事件》、《一個人之島嶼的理想生活》,這兩部替台灣留下珍貴歷史片段的記錄片。


血染的青春──五零年代白色恐怖事件

        這部發表於1998年,曾入圍台灣國際記錄片雙年展影帶競賽、新加坡影展和南韓人權影展的影片,收錄諸多珍貴的歷史畫面、受難者的口述記錄,並輔以藍博洲、萬仁等文化工作者的觀察。


        本片攝影師何經泰表示:「拍攝本片的目的不在於區分左右兩派,而是希望藉此作為一種反省。」

        在映後座談中,臺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也談到,目前最大的問題,仍是社會大眾對白色恐怖的陌生;相較於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性質抽象、議題複雜,使得人民普遍缺乏具體問題的意識。

        白色恐怖橫跨50至90年代,長期而全面的體制性國家暴力,不時在生活各個角落展現。台灣人民必須有足夠的公民權利的意識,才能一同監督政府,節制國家權力。

一個人之島嶼的理想生活

        本片記錄了當年因攝影專長而被指派綠島長駐,並擔任攝影工作的政治受難者陳孟和先生,遺憾當年手持相機,卻沒有勇氣真正留下島上政治犯的真實生活記錄。解嚴過後,他一步步踱回那曾是禁忌幽閉的記憶之地。現在,陳孟和先生要藉著照片和專業的美術修養,用繪畫復原那段歷史,把這段歷史留給社會。

        放映當天,陳孟和先生本人也到場和觀眾談話,他說道:「回想15年間完全與文明社會隔離,返臺後看見火車軌道竟留下淚來。朋友、親戚懼怕遭受牽連不願相認。即使離開綠島監獄回到臺灣,遭社會孤立的感覺,卻讓人彷彿進入一個更大的監獄,心裡遲遲無法解嚴。」

        觀眾蔡先生表示,他認為透過文學、電影甚至是音樂劇,有意識地創作,也許更能讓年輕朋友理解白色恐怖背後是怎麼一回事。

        最後,陳孟和先生則談到,期待能有一個真正作為白色恐怖詮釋的博物館,裡頭陳列的不是死板的歷史文物,而是能夠展現當時人們心中蘊藏思想的生命經驗與故事。


相關資訊

        藉由觀賞影片獲得特定觀點下所呈現的事實經過,這只是反省思考的開始,而非結束。如果對相關議題感興趣,可參考以下連結: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http://www.taiwantrc.org/index.php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http://gicp.nat.gov.tw/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http://jmhrmcp.hach.gov.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