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昱瑾
各系有各系週,比如會計週,而各地有各地週,比如中友週。那你聽過反中科週嗎?在問反中科週是什麼之前,你應該了解中科是什麼。(各系、各地方都有自己的主題週,例如會計週、中友週,但你聽過「反中科週」嗎?在問反中科週是什麼之前,你應該先了解他們所反對的「中科」究竟為何。)
中科全名為中部科學工業園區,2002年由行政院核定成立,園區分布於台灣中部的台中縣市、彰化縣及雲林縣四縣市(台中園區、虎尾園區、后里園區、二林園區),其中多為農地,因此有環境保育與徵收迫遷的問題。而中科前三期園區土地核配率僅54.86%,顯示其規劃過於浮濫。在今年一月,最高行政法院駁回中科三期環評上訴,確定被撤銷,但環保署拒絕停工,因此和環保團體、環境專家與法律人展開激烈論戰,而論戰持續進行著……
反中科週總負責人,法律系二年級廖建瑋表示,會關注這個議題,最初是來自於新聞媒體報導去(2009)年年底農民的北上抗議、在台灣極為少見的環境訴訟,再加上(3月11日大新社社課)中科三期勝訴律師林三加、蠻野心足生態學會律師蔡雅瀅和台灣立報(記者)胡慕情講座的啟發,讓他開始認真思考中科背後複雜的爭議,以及身在台北的人所能做到的事,於是反中科系列活動便因此產生。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媒體僅有三分鐘熱度,人們也極少專注於一個議題。這個活動扮演了傳遞訊息的角色並且提供機會讓同學可以深入了解,且不只是單方面的傳遞想法,而是透過活動成員與民眾的對話交流,彼此討論學習。利用午餐時間在活大喊話,更能促使用餐者反思工業污染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關係。而除了提供資訊以外,他們也為願意更進一步心力的同學行動的管道(他們也為願意更進一步實踐的同學提供行動管道):和農民至環保署抗議、到中部親自實地考察等。
但他也表示,舉辦這個活動並不是想要宣傳將農業與保育推至極致的想法,「而是希望在環保、農村議題外,大家還有關注尚未解決的法律問題:中科環評是全台第一個行政單位完全不理司法判決之案件」,且在這攸關人民福祉的政策上,缺少了全民參與、甚至刻意忽略民意。「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能夠使民眾更加了解並關懷身邊重要的公共議題,並且能夠透過行動改變目前現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