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再憶台大性別地標──論情慾空間的壓迫與解放

◎簡子翔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台大學生會會長選舉候選人王慶寧,以女性權力、同志認同及無性別刻痕校園等為政見主軸,以一千七百多票對九百多票當選,在十一月校慶椰林舞會後,十二月的台大學生代表選舉卻出現候選人強迫點名其他候選者為同志,並且將傳單在校內各處及佈告欄發送、張貼;民國九十七年九月,台大男五社爆發PTT潤滑液事件,男一輔導員下令封殺該文被認為是出自對性的污名與恐懼、和且其退休教官身分隱含了其不對等的權力關係。

隔年十月三十一日,台大學生會學代會串連十九個校內社團及師生(近五百人)共同走出校園表達支持社會各個非異性戀團體,不以‘異’樣眼光看待任何性傾向,積極向社會大眾展現台大自由開放的校風,然而回到校園內,是不是一切與性別情慾有關的事件都受到了平等尊重的處理與看待?台大各男宿板幾乎定期性的會出現學生帶人留宿遭到抗議的文章,每次冷飯重炒,雷同的論點不外乎是私空間的情欲自由以及公共空間的他人自由在筆戰,暫撇宿舍公私空間這種先有雞還先有蛋的大哉問,我私認為,這是否能延伸成一個校園對於情慾空間的壓迫呢?

十多年過去了,再看台大校園無論是學生或是校方,對於情慾的態度是否有隨著性別意識的自由開放而進步?王慶寧的當選和今年學生學代會串連同志遊行的社運參予看似展現了校內對於和男性異性戀相比,相對弱勢的女性或是同志族群的一種支持與發響。然而這樣就算是將禁錮的雙翅鬆綁、解放自由了嗎?以八十四年底的黑函強迫曝光事件和近幾年和宿舍制度相關的案件來說,是否又在在顯現了這個校園在檯面上鬆綁了我們的手銬,讓我們向校外大眾微笑揮手,其實我們的腳鐐尚未解開?台大領著台灣第一知識首府、前進百大,其對於任何新聞的表態藉由傳播媒體都將造成主流傾向效果,使閱聽人有價值觀或想法上的改變。

因此,對於這樣充滿爭議性的議題,我們如何去詮釋及了解顯得非常重要,對於情慾的追求理應是自由的,校園不是貞潔的、無性的,是帶有慾望且有性的,然而我們卻被囚禁在社會階層對學生情慾思想控制的環境之中,我們想解放!依Anthony Giddens的說法,認為解放有兩種:一是擺脫過去的枷鎖並對未來產生求變的正面動力;另一則是要打破某些人對其他人的不正當支配,要消除剝削、不平等和壓迫的權力階層。而在校園中情慾空間的被壓迫是同時隱含著上面兩種不同的解放,因為很多發生在校園的情慾事件是同時學校公權力的不正當行使以及價值觀念的差異所造成。

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鵑的(gender)組將與學生會學術部性別工作坊合作一「慾蓋彌彰,可慾不可囚的校園情慾解放事件」活動,欲帶領大家回顧從九零年代迄今在台大校園各處發生的情慾事件,看見被壓迫的過往,發現擁有不正當權力的強勢對於弱勢議題的介入時,如何將自己正義化並反挫弱勢方;看見性別情慾的追求與公共空間在觀念上的衝突,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