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

第一次等第就上手!

◎記者  林家豪
相信過完這一學期,學生們都收到與以往不太相同的成績單,表單上少了以往習慣的「百分制」數字,取而代之的是以A、B、C、F作為區別學習成績的「等第制」,以下報導簡扼說明成績計算方式,以及兩種分數制之間實施的模糊地帶與缺漏。
99-1臺大將實施已久的「百分制」,改為以A、B、C區別的「等第制」,以與國際教育接軌。所謂百分制,是以滿分為一百的成績評量方式;等第制則是以A+、A、A-減等十個等第做為成績。

從學習評量來看,過去升學考試多為是非題、選擇題、填空題,「對錯」很明顯,計較每一分的落差。但大學多用報告方式來評量,即使考試也是申論題、甚至是開書考,教師評量時,在一分兩分之間如何拿捏,主觀而難有精確標準。藉由等第評分明確定義,當學生達成多少核心能力時,給予對應的等第,以實質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

國內大學成績歷來採用百分制,與國際教育間常用的等第制不同。我國學生出國留學常遭懷疑,即認為百分制一分一分的差別,乃是教師自由心證的結果,沒有客觀標準,不容易控制差異性。

不過,貿然實行可能發生配套措施問題,例如全國各大專院校的成績難有衡量標準,或者很多獎學金的申請,都以分數作為評給標準。很多大學設有書卷獎,如果九十分以上都是A+的話,將無法分出名次高低。而分數要轉成等第比較容易,譬如九十分以上是A+,八十分至八十五分是A-,但等第難以轉成分數。

等第制的人認為,百分制看似差距大,但大學老師習慣將成績打在八十到九十分之間,轉換成等第都是A+、A或A-,反而失去了鑑別性。尤其國際上習慣使用等第制,台灣學生申請國外研究所時,校方雖提供成績轉化,但我方所控分數往往令對方懷疑。
等第制在台灣大學內仍有很多需要修正以及討論的地方,也有待這一段新舊制轉換的過渡期能平等第照顧到不論是百分制還是等第制的學生,不過,不論制度如何,仍是要好好念書才會有好成績! :)

*學期排名計算:依各科等第制成績GRADE PONINTS,計算GPA
(加總(單科GRADE POINTS * 學分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